2022年1月21日,在补充采访时发现了一个关于日记本的细节

宜宾2022年1月21日,在补充采访时发现了一个关于日记本的细节

在一次补充采访中,挖掘到了一个关于“日记本”的细节,加工后如下:

但,即便如此,要让一个人放弃既得利益不要,放弃趟好的路不走,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再寻商机、再起新盘,也绝非易事,真正让邓伟平痛下决心的,还得从一本日记说起。

在1999年的某,邓伟平如往常一样到成都找朋友聊天顺带旅游。聊天天过程中他略有倦意,便到老乡的房子里休息。床头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本子,因为跟老乡关系亲近,也出于好奇,他便随手翻了翻,无意间看见其中一张日记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——邪不压正。

这四个字让邓伟平睡意全无,直击他的心底,也拷问他的灵魂。他内心如波浪翻滚久久不能平静,如当头一棒让他瞬间清醒。

这种矛盾,压在他心底实在是太久太久了,他内心里跟自己反反复复做着斗争,是选择放弃还是继续经营?是享受“邪”与众人皆醉,还是摒弃“邪”一个人独醒?

这个“邪”不是别的,而是——行业乱象。市场经济条件下,资本如嗜血狂魔般疯狂逐利,尤其在当时监管不严格和管控不到位的情况下,资本险恶的魔爪“往往”丧失了正义。没有了正义的资本,在各行各业都衍生出种种乱象,这种乱象,在医疗行业更甚,过去有,现在也有,只不过程度不一,大小不一。

“明明不用开那么多检查单,医生不问青红皂白,先检查一遍再说”,“明明病人不用吃那么多药,但医生每次都开那么多药”,“明明病人不用吃那么贵的药,可偏偏推荐比较贵的药”,“明明检查以后没病,医生说有病”,“明明是很轻的症状,可能休息几天就好了,可医生让住院观察”……

多年后的“魏则西事件”,打开了医疗行业的“潘多拉魔盒”,将个别医院和大夫的“丧心病狂、丧失人性、当时原则”的恶劣行径赤裸裸昭示人间,他们将病人推上手术台后以性命相威胁“肆意加价”,不答应就无法手术,就通过“好心”的护理加重你的疼痛感,将病人的小病通过各种“高科技手段”和“专家大夫的会诊”,没病成了有病,小病成了大病,不将病人的钱财榨干,病人永远好不了,出不了院……

资本的逐利、监管的缺失是一方面,对医院和医生无条件的信任、对疾病的无知,让病人成了完全遵照医嘱的“砧板上的肉”、“待宰的羔羊”,成了“邪”生长的温床。

在行业内久了,邓伟平对这种行业乱象心知肚明,但心生疑惑和抗拒,他犹豫、彷徨、深思,“难道我要跟一些人一样,变成自己讨厌的人?”“可不跟大家一样,怎么面对竞争?”……日记本上的四个字,让他彻底下定决心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他要离开这个行业,追寻正道之光。